•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如何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费米悖论」(科技论
  • 电波科学论文格式范文(关于电磁波的论文)
  • 电波科学MBA论文(人类第一次收到无线电波是什
  • 马岛战争技术含量如何
  • MetaAI可通过扫描脑电波,“听到”别人说的话

通知公告

  • 《电波科学学报》栏目设置
  • 《电波科学学报》刊物宗旨
  • 《电波科学学报》征稿要求
  • 《电波科学学报》投稿方式
  • 《电波科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捕捉“永不消逝的电波”,脑科学研究两大“利

来源:电波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26日 02:54:34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大脑好似一架极其精密机器,如何捕捉到瞬间的神经冲动并准确定位,是推进脑科研、防治脑疾病的重要手段,记者近日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两件脑科学研究“利器”——脑磁

大脑好似一架极其精密机器,如何捕捉到瞬间的神经冲动并准确定位,是推进脑科研、防治脑疾病的重要手段,记者近日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两件脑科学研究“利器”——脑磁图、磁共振成像系统双双落户启用,业内感慨“倚天剑屠龙刀合并了”。“刀剑合璧”的两台“利器”形成了脑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并运行这两件世界顶级人脑功能研究基础设施的精神心理专科医疗和研究机构。

生物界很多动物有“放电”现象,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电鳗,早在192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贝格尔从电鳗发出电气的现象得到启发,最终通过研究记录到脑电波。而脑内微弱电流产生的生物磁场信号,也同样可以进行测量并记录,这就是脑磁图工作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脑内既有的磁场进行检测,可以完全无侵袭、无损伤地开展脑功能检测,用于大脑功能的开发研究和临床脑疾病诊断。

落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脑磁图、磁共振成像系统有什么过人之处?

专家解释,脑磁图以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探查大脑活动,是对大脑高级活动进行研究的利器。其主要优点是,大脑和头皮之间的头骨和其软组织并不会扭曲及衰减磁信号,不存在信号失真现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其他的无创成像方式,能像脑磁图一样同时具备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和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

此外,脑磁图检查(MEG)不需要注射放射性物质,整个检查过程是安静、无创的,即使是儿童、婴儿和孕妇,也可反复接受测试,受试者无任何不舒服感觉。

目前,脑磁图的临床应用涉及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医学及心理学等多领域,在对癫痫患者进行致痫灶定位,以及在神经外科手术前对脑重要功能区进行定位这两个方面应用最为成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20年初安装完成上海首台超导零液氦挥发脑磁图系统,该系统近期正式启用,可用来研究神经退行性病变(如阿尓兹海默病),以及孤独症、读写障碍、抑郁症、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的发病机理。

磁共振成像则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称为核磁共振成像(MRI)。MRI作为一种非介入探测技术,相较X-射线透视技术和放射造影技术,对人体没有辐射影响;相对超声探测技术,MRI能清晰显示更多细节;相对于其他成像技术,MRI不仅能显示脑的各部分结构,还能精确呈现脑的功能,尤其是与情绪和动机有关的皮层下结构的神经活动。

“脑功能影像可以显示脑的各个部分如何协同,包括各功能脑区之间的‘默契'关系和它们在完成各种任务时的配合程度。”精神学科专家分析,由于核磁共振系统能测量丰富和精确的脑结构和功能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

近年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基于磁共振成像系统发展出多种帮助识别和精确干预神经精神疾病的技术,也发现了一系列精神心理疾病的脑机制。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同时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脑影像智能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脑的临床研究中心,今年最新安装的科研磁共振为全球脑计划研究的主力机型,能更快速、精确地从更多角度测量脑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加速对精神心理疾病脑机制的探索。

目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配置全面的神经活动研究设备,包括高密度脑电图(EEG)、核磁共振成像(MRI)、高场核磁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脑磁图(MEG)设备,从而为脑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研究、脑科学探索提供了完整的设备支持,目标建成高质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神经影像研究中心。



  作者:唐闻佳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顾军

? ? ? ?图源:本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电波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dbkxxbzz.cn/zonghexinwen/2022/0426/803.html

上一篇:《孤山难越》评测:冒险家、科学家、记者
下一篇:居家体育荧屏送 科学健身电波传

电波科学学报投稿 | 电波科学学报编辑部| 电波科学学报版面费 | 电波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电波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电波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